首页 > 政务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聚焦 > 政策解读

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延伸解读

南阳市林业局 https://nyslyj.nanyang.gov.cn 发布日期:2025-04-18 来源:

据河南省林业局发布数据显示,河南林地面积约6500万亩,其中集体林地面积5895万亩,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90%。可以说,集体林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绿色生态基底的重要角色,发挥着林产品供给和富民增收的重要作用。

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延伸解读


目标|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4月17日,在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河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林业局二级巡视员李灵军介绍,《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权属清晰、责权利统一、保护严格、流转有序、监管有效的集体林权制度;在此基础上,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制度,拓宽发展路径,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延伸解读


来源:范县林业事务中心


     任务|明确8项任务、21项具体举措


  在主要任务方面,共明确加快推进“三权分置”、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切实加强森林经营、保障林木所有权权能、推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规范开展林权登记等8项改革任务,21项具体改革举措。在顶层设计改革任务、改革举措过程中,把握以下原则。严格对标对表,全面落实国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


  聚焦“山要怎么分”,完善集体林产权制度,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提出原林权证继续有效,不变不换,明确首次登记不得收费;加快林权登记数据整合,分步有序建立数据库。

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延伸解读


来源:森林河南


  聚焦“树要怎么砍”,优化森林经营和林木采伐管理机制,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明确经营面积2000亩以下的,可编制“简明森林经营方案”;推行天然林保护与公益林管理并轨。


  聚焦“钱从哪里来”,健全林业金融服务体系,开发林业金融产品。提出将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纳入强农惠农支持范围;支持开发符合林业生产经营特点的“益林贷”、“油茶贷”等;支持开展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服务。通过财政贴息强化引导。2025年将对符合条件的林业贷款项目提供不高于1%的年贴息率,并通过以奖代补、保费补贴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例如,国家储备林项目贷款享受财政资金贴息,截至2024年底,河南国储林项目累计获授信346亿元。

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延伸解读


来源:国有确山县乐山场


  聚焦“单家独户怎么办”,规范经营权流转。鼓励国有林场与村集体和林农联营;鼓励村集体集中流转农户林地经营权;支持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发展集体林场,组建股份合作林场;推广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加强集体林权流转管理服务。


  统筹保护发展,科学划定公益林和天然林,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建立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管理制度,着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稳妥化解林权历史遗留问题。



保障|改革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在保障措施方面,包括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纳入林长制工作范围,改革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鼓励先行先试,不搞“一刀切”、强迫命令,试点探索可行路径;统筹使用编制资源,增加专业技术岗位,强化林草部门基层工作力量。(记者 申华 王怡潇)


来源:省政府新闻办 大河网


如何探寻“绿水青山”间的“共富密码”?看这场发布会→


4月17日,在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河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延伸解读


扩大集体林森林经营范围 


河南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谋求多方共赢


近期印发的《河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切实加强森林经营,提升集体林质量。河南如何统筹保护发展,挖掘林地潜力,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发布会上,河南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蔚介绍,围绕加强森林经营方面,河南主要采取了探索管理制度、扩大经营范围、推进提质工程和优化公益林管理等举措。


探索建立集体林森林经营方案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森林经营主体要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森林经营方案是经营主体开展经营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本次改革要推动集体林经营主体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让经营主体清楚经营预期目标、经营措施路径,促进集体林规模集约经营,指导林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林场、林业承包大户等林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经营面积2000亩以下的经营主体编制简明森林经营方案,将森林经营方案作为审批林木采伐、安排林业项目等行政管理事项的重要依据。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提供技术指导。


有序扩大集体林森林可持续经营范围


根据《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按照先易后难、由近及远、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原则,在商城县、栾川县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适度扩大集体林试点范围。鼓励国有林场牵头,发挥国有林场技术、管理优势,通过承包、托管、合作等组织形式,采取“国有林场+集体林”形式,在国有林场周边集体林中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任务,辐射带动集体林区科学经营森林,提升集体林质量,实现森林提质、林场增效、林农致富等多方共赢。


持续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宣传全周期、可持续、多功能森林经营理念,推广栎类、杨树、松类等经营示范模式,引导经营主体申报实施森林经营项目,重点支持中幼林抚育、退化林修复、低质低效林改造等,有效提高集体林森林质量,加快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进一步优化公益林管理工作


结合生态区位重要性和生态环境脆弱性,优化公益林中集体林的比例,对森林生态区位重要或生态状况脆弱区域以外的集体林地,在充分尊重林农意愿,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依法依规科学优化完善全省公益林布局。对划定公益林的地块落地上图,以图管地,实施精准化管理。同时,出台或修订相应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公益林管理,建立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中央财政对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变动情况,适时调整省级公益林的补偿标准。


探索“绿水青山”间的“共富密码” 


河南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据河南省林业局发布数据显示,河南林地面积约6500万亩,其中集体林地面积5895万亩,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90%。可以说,集体林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绿色生态基底的重要角色,发挥着林产品供给和富民增收的重要作用。


目标|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


河南省林业局二级巡视员李灵军介绍,《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权属清晰、责权利统一、保护严格、流转有序、监管有效的集体林权制度;在此基础上,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制度,拓宽发展路径,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延伸解读

来源:范县林业事务中心


任务|明确8项任务、21项具体举措


在主要任务方面,共明确加快推进“三权分置”、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切实加强森林经营、保障林木所有权权能、推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规范开展林权登记等8项改革任务,21项具体改革举措。在顶层设计改革任务、改革举措过程中,把握以下原则。严格对标对表,全面落实国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


聚焦“山要怎么分”,完善集体林产权制度,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提出原林权证继续有效,不变不换,明确首次登记不得收费;加快林权登记数据整合,分步有序建立数据库。

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延伸解读


来源:森林河南


聚焦“树要怎么砍”,优化森林经营和林木采伐管理机制,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明确经营面积2000亩以下的,可编制“简明森林经营方案”;推行天然林保护与公益林管理并轨。


聚焦“钱从哪里来”,健全林业金融服务体系,开发林业金融产品。提出将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纳入强农惠农支持范围;支持开发符合林业生产经营特点的“益林贷”、“油茶贷”等;支持开展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服务。通过财政贴息强化引导。2025年将对符合条件的林业贷款项目提供不高于1%的年贴息率,并通过以奖代补、保费补贴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例如,国家储备林项目贷款享受财政资金贴息,截至2024年底,河南国储林项目累计获授信346亿元。

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延伸解读


来源:国有确山县乐山场


聚焦“单家独户怎么办”,规范经营权流转。鼓励国有林场与村集体和林农联营;鼓励村集体集中流转农户林地经营权;支持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发展集体林场,组建股份合作林场;推广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加强集体林权流转管理服务。


统筹保护发展,科学划定公益林和天然林,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建立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管理制度,着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稳妥化解林权历史遗留问题。


保障|改革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在保障措施方面,包括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纳入林长制工作范围,改革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鼓励先行先试,不搞“一刀切”、强迫命令,试点探索可行路径;统筹使用编制资源,增加专业技术岗位,强化林草部门基层工作力量。


林下经济促民增收 


河南打造“美豫名品”知名林业品牌


林业产业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金山银山。河南推进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如何聚焦林业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河南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一品在答记者问中介绍,《实施方案》对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美豫名品”区域品牌建设等作出了相应部署。


推动“米袋子”“菜篮子”“油壶子”“果盘子”“酒瓶子”五子登科


深入践行大食物观,积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以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为主要抓手,科学合理开发森林食物资源,做大做强森林“粮库”。推动森林食物生产扩容增量提质,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建设核桃、板栗、大枣等优质林果基地,发展连翘、艾草等林下产业,推动“米袋子”“菜篮子”“油壶子”“果盘子”“酒瓶子”五子登科。


促进林业产业三链同构全链条式发展


持续放大聚合效应,持续培育壮大濮阳木业园区、夏邑林业产业示范园区等2个国家级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带动清丰家具、南阳月季、兰考乐器、西峡林菌药、三门峡苹果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发挥306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培育森林康养等新业态,明确技术规范,推动82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提质升级,促进林业产业三链同构全链条式发展。


打造“美豫名品”知名林业品牌


加强品牌建设力度,扶优扶强板材、乐器、家具、林果等林业优势产业,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河南林业品牌矩阵,推动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组织林业生产经营单位参加国际性林产品博览会、交易会、洽谈会等高水平展会,引导消费者认可信任林业“美豫名品”。支持企业建设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开展森林生态标志产品认证和美豫名品评价认定工作,打造河南知名林业品牌。


来源 省政府新闻办、大河网


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 河南省出台《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陈骏

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延伸解读



聚焦“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等核心问题,明确提出“原林权证继续有效,不变不换,首次登记不收费”、“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等原则。4月17日,在我省正式出台《河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下简称《实施方案》)之际,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省林业局二级巡视员李灵军介绍说,我省林地面积约6500万亩,其中集体林地面积5895万亩,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90%,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绿色生态基底的重要角色,发挥着林产品供给和富民增收的重要作用。为此,我省出台了《实施方案》,作为当前和今后全省各级各部门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实施方案》主要包含啥内容?


据介绍,《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含加快推进“三权分置”、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切实加强森林经营、保障林木所有权权能、推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规范开展林权登记等8项改革任务,21项具体改革举措。


对于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实施方案》聚焦“山要怎么分”,完善集体林产权制度,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提出原林权证继续有效,不变不换,明确首次登记不得收费等原则。


聚焦“树要怎么砍”,优化森林经营和林木采伐管理机制,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明确经营面积2000亩以下的,可编制“简明森林经营方案”;推行天然林保护与公益林管理并轨。


聚焦“钱从哪里来”,健全林业金融服务体系,开发林业金融产品。提出将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纳入强农惠农支持范围;支持开发符合林业生产经营特点的“益林贷”、“油茶贷”等;支持开展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服务。


聚焦“单家独户怎么办”,规范经营权流转。鼓励国有林场与村集体和林农联营;鼓励村集体集中流转农户林地经营权;支持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发展集体林场,组建股份合作林场;推广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加强集体林权流转管理服务。


★林业“周期长、融资难、见效慢”的难题咋破解?


发布会上,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破解林业面临的“周期长、融资难、见效慢”等客观困难,财政金融的支持十分关键,我省也将采取“财政引导+金融创新+政企协同”的模式,着力破解上述难题。


具体说来,提出在营造林财政补助方面精准化。对造林、抚育分别给予不低于400元/亩、200元/亩的补助,公益林按16元/亩•年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分阶段发放。上述负责人还同时表示,上述补贴标准随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还会进一步提高。此外,在2025年,还将对符合条件的林业贷款项目提供不高于1%的年贴息率,并通过以奖代补、保费补贴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林业经营。


与此同时,提出要创新多元化融资模式与绿色金融。明确提出要将林业碳汇、林产品精深加工等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探索基于碳汇权益的信贷产品,符合条件的项目可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同时要建立专项融资平台,通过省级统贷平台和县域风险准备金机制,为林业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发行以林权为担保的乡村振兴票据或债券,鼓励开发林业保险产品,分散经营风险。


★取消“一刀切”的年龄限制,林木采伐更科学、灵活


发布人与会表示,林木采伐是林业经营的主要目的,也是农民最关切的林改问题。《实施方案》的出台,也为林业经营者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更大自主权。


《实施方案》提出,要将告知承诺制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针对农户以及新型经营主体进行的小额采伐活动,实行“承诺即批”的告知承诺制审批模式,即申请人在提交书面承诺后,可免去伐前查验和公示环节,直接进入审批流程。此外,在条件较为成熟的地区,可将采伐审批权限委托给乡镇进行办理,以此减少县级审批层级,从而提高审批效率。


值得关注的是,河南将在方城、确山等试点基础上,积极推广“按经营方案自主采伐”政策,林业经营者可依据经批准的510年森林经营方案,自主决定主伐年龄和采伐方式,取消“一刀切”的年龄限制。同时,对不享受国家、省级财政补贴的人工公益林,允许通过抚育采伐等措施,合理调整成符合经营目标、价值更高的树种。


★林权+不动产登记:强调“不折腾”,“首登”不收费


对于不少城市居民而言,为住宅、商铺等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意识已深入人心,而为确保林权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与生产经营需求,林权也可办理确权、抵押等不动产统一登记业务。


据了解,在我省开展的林权登记工作中,强调“不折腾”,即“不变不换”的原则,以确保登记工作连续稳定——即:原林业部门依法颁发的林权证依然有效,权利不变动的不得要求群众换证。对已登记尚未发放到权利人的林权证,未经法定程序,不随意收回和注销。与此同时,还明确提出林权办理首次登记不得收费的原则。


与此同时,对于林权权利人以原林权证申请办理抵押登记的,除存在权利交叉重叠、权属不清或证地不符等问题或法律规定不得抵押的情形外,不得要求群众先换证再办理。同时,根据需要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等抵押权人颁发不动产登记证明。林权抵押存续期间,抵押人和抵押权人沟通一致申请换证的,无需解除原抵押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