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林长制工作提升年”活动,全面掌握全县退化林修复项目实施成效,自6月20日起,淅川县林长办统筹协调,牵头组建6个专业项目验收组,先后深入荆关、上集、金河等13个乡镇,对退化林修复项目展开全方位、精细化的实地验收工作,以严格标准、务实举措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此次验收工作重点聚焦密度过大林分、有害生物林分、抚育强度、剩余物处理及原生植被保护等7个关键环节,创新采用"现场实地查看+座谈交流+查阅资料+走访访谈"的立体化验收模式,确保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估。在验收过程中,验收组工作人员深入林间地块,仔细核查林木生长状态,全面检查抚育管理措施落实情况;与乡村林长、施工负责人开展座谈交流,详细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以及取得的实际成效;通过认真查阅施工小班、技术档案等资料,确保项目实施全程可追溯、可核查;同时,随机走访当地群众,广泛收集群众对项目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切实保障验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此次验收工作进一步明确和压实各方责任。乡村林长及分包乡镇业务人员需强化指导和监督,确保项目严格按照规划有序推进;施工企业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必须严格遵循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高质量完成退化林修复任务。此外,在验收过程中,淅川县积极探索林长制与林业业务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深入剖析存在问题,持续推动退化林修复及各项林业生态工程提质增效,助力林长制从“有名”向“有实”“有为”转型升级,为健全完善林长制工作体系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