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人员在海拔1500米的宝天曼密林区开展植物调查时,意外发现正处于盛花期的珍稀濒危植物——毛萼山珊瑚。
毛萼山珊瑚(Galeola lindleyana)是兰科山珊瑚属的多年生腐生草本植物,因其花序基部有毛萼状苞片而得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ITES附录Ⅱ中。毛萼山珊瑚的生长条件极为苛刻,依赖特定真菌共生,多生长在林下灌丛中、沟谷等腐殖质丰富的湿润处。
据保护区科研人员闫满玉介绍,此次发现的毛萼山珊瑚植株高约3米,金黄色的花朵密集下垂,像一串串风铃挂在细嫩的枝条上,形态奇特,在宝天曼保护区以往发现的品种中,实属鲜见。
保护区科研监测中心主任刘晓静介绍,腐生兰花通常隐匿于林下,开花周期较短且难以观测,这次发现实属难得。兰科山珊瑚属植物在我国共有4种,宝天曼保护区分布毛萼山珊瑚和直立山珊瑚2种,2024年5月在保护区发现了直立山珊瑚的踪影,今年又发现毛萼山珊瑚花开美颜,这是保护区良好生态的真实写照。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余脉,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附近,是同纬度地区植被生态结构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该区植物具有多方交汇、南北兼容的特点,珍稀物种繁多,生态系统完整而稳定。据了解,宝天曼保护区内生长着兰科植物70余种,如绶草、杜鹃兰、蕙兰、扇脉杓兰等。随着近年来科研监测及保护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保护区还发现了高山蛤兰、旗唇兰、直立山珊瑚、美丽独蒜兰等兰科植物,这些物种均为河南省的新记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