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8月17日至22日,市林业局、有关县及林场负责人先后赴陕西省咸阳市、汉中市及四川省广元市,通过听取介绍、座谈交流、现场查看等方式,考察学习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林下经济工作。
考察组在咸阳市,详细听取了当地林业部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介绍,重点学习制度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咸阳市政府印发了《咸阳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行动方案》,配套出台《咸阳市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咸阳市林业空间经营权登记管理办法》,为深化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创新推出了“三票一证”(林业地票、林票、碳票和林业空间经营权证)制度,激活林业资源价值;积极开展集体林碳汇开发交易、森林保险,探索“保险+信贷”模式,破解林农融资难题;同时,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全链条发展格局。
在汉中市留坝县,重点学习“两山”转化实践经验及加快推进集体林权“三权分置”等工作。该县成立了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制定了《留坝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产权流转;编制《留坝县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五年规划》,为发展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还实地考察了闸口石村太白贝母种植基地、龙潭坝林下西洋参种植基地。
在四川省广元市,实地考察了开封镇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和姚家镇剑门关土鸡养殖项目。开封镇以国家储备林建设为抓手,率先探索集体林权“三权分置”,创新“三权量化入股”及“林农+专合社+项目公司”流转模式,引导林农入股实现规模化经营,有效提升林地利用效率。姚家镇依托丰富林地资源,创新“国储林+大径级木材+剑门关土鸡”发展模式,形成“以林养鸡、以鸡抚林、林鸡共生”的山区林业开发新路径,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赢。
返程途中召开了考察学习座谈会,考察组成员围绕学习成果谈感受、明思路、献良策。会议指出,陕西省咸阳市、汉中市及四川省广元市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措施有力、典型突出、创新成效明显,三地结合实际探索的特色模式各有亮点,其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通过此次考察,考察组成员提升了认识、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明确了方向,达到预期效果。
会议就下一步南阳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提出要求:
一是聚焦确权,推进发证。确权颁证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各县市区要集中力量,对无异议、无问题的林权证尽快发放到户;对存在问题的林权证,逐一解决问题,加快发证进度,确保应发尽发。同时,加强与自然资源部门、不动产登记中心的业务协作,加快权证办理和数据档案资料移交;积极推进“三权分置”,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依法维护原林权证效力的基础上,主动对接财政部门,对首次登记办证给予资金支持。
二是聚焦产业,提质增效。各县市区立足产业实际,按照“稳菌、固果、壮药、强旅”的思路,遵循“绿色、稳产、提质、增效”原则,充分发挥公司、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作用,持续推进南阳特色林业产业建设,释放集体林业综合效能。
三是聚焦亮点,挖掘创新。坚持全面创新,在产权制度、经营制度改革基础上,推动管理体制、服务机制、监督机制等全方位创新,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林改制度体系;突出问题导向,深入研究林改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找准创新切入点和突破口,逐项推进、逐个解决,以体制机制创新破解林业发展瓶颈;鼓励可持续创新,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支持基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模式,为深化改革注入持久动力。
四是聚焦政策,要素保障。各县市区林业部门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成立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投入必要的改革资金,采取出台文件、召开会议、部门联动等形式,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林业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班子职责,细化任务,建立台账,压实责任,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完成年度既定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