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市林业局:党建统领聚合力 创新融合提质效 打造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南阳市林业局 https://nyslyj.nanyang.gov.cn 发布日期:2025-09-18 来源:

黄石庵林场地处伏牛山南麓,全部处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重要水源涵养区,是南阳市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区位重要,改革发展责任在肩。今年以来,市林业局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聚焦省委、市委中心工作,以党建为统领,以“书记项目”为抓手,以五星支部创建为重点,发挥生态优势,打造改革样板,树立林场标杆,以党的建设高质量促进林场高效能发展黄石庵林场被授予“全省森林防灭火工作先进单位”、南阳市“市级文明单位”“四星级林场”;2024年进入全国“十佳林场”行列,先后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省委列入全国、全省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林场。


强化党建统领

厚植发展底蕴


创新工作机制,打造党建品牌。市林业局党组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把黄石庵林场党建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抓,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动林场“1+4+N”(1个党委领导、4个党支部及党支部与N个保护站联系)党建工作机制,发挥林场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用,深化“党建+”模式融合,创建“伏牛卫士”党建品牌,特色支部体现组织引领,业务科站履行工作职责,服务保障彰显初心使命,将党建工作向林区和职工群众延伸;林场与太平镇东坪村党支部长期开展“联建、联创、联促、联帮”活动,共同组织巡林护林、发展产业,使党建服务乡村、走进基层、造福林农,实现了党建和业务工作联动共进、资源保护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

发挥林长作用,守护森林资源。市林业局党组按照“顶层有设计、工作有规范、基层有落实”的路子,指导制定出台《黄石庵林场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实施“林长+警长”“林长+相邻乡镇(行政村)林长”工作机制,推行资源清单、问题清单、工作提示单和重大问题督办函“三单一函”管理方式,创新“林长+1+N”(即林长+党建+业务)工作模式,做到党建与林长制有机融合,高位推动资源管护、科技创新、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认真落实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林长责任制,建立增绿、护绿、管绿、用绿“四绿”长效机制,做好防火、防虫、防汛“三防”工作,强化联防联控管理,构建林场、林区、保护站、保护点四级林长体系。林场现有四级林长13人,专职护林员132人、技术员36人、警员3人、监督员31人共215人,健全“四长四员”监管网络,形成“权责明确、保障有力、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格局。

弘扬林场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市林业局党组指导编写33万字《黄石庵林场志》,高标准建设场史馆,以史为鉴再现69年林场发展恢弘事业。林场扎实开展“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发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工作作风,转变思路、更新观念,破题开局、争先创优。将党建工作与“两山”理论、林场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发展理念深度融合,传承弘扬“坚守深山、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创新发展”精神,凝聚干事创业发展强大合力。


强化改革创新

提升“两山”价值


深化机制改革,激活发展动能。强力推进黄石庵林场落实国家、省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局党组书记牵头多次组织专题研讨,带队考察学习山东、广西、福建等省、市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先进经验做法,指导林场起草《国有南阳市黄石庵林场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以市政府办文件下发实施。林场紧紧围绕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建设目标,推动开展“国有林场+”场外合作经营,探索实施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将预算资金用于改善国有林场生产条件和定向核增职工奖励性补贴等,激发林场职工拼搏干事的积极性主动性

实施科技兴场,增强创新能力。黄石庵林场实施科技兴场战略,建立“党建+科技”工作机制,将党支部建立在科研阵地上,组建党员科技攻关小组,攻克曲茎石斛繁育栽植、山茱萸嫁接等技术难题,成功培育石斛1300余瓶、2.5万余株,山茱萸嫁接成活率80%以上制定了《曲茎石斛原生态栽培技术》《曲茎石斛花干制技术》2项地方标准。聘请国家、省级专家指导工作,引培创新性技术人才,积极申报技术课题,投入科研经费,设立动植物标本制作室、解剖室、生物显微镜室、山茱萸种质资源收集室、组织培养室、动植物标本保藏室等,培养一线技术人才,提升了科研水平。推动林场与郑州大学合作建伏牛山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深化与中国林科院科技合作,突出抓好人才培养、无人机应用、智慧界桩与界牌树立、森林经营管理、退化林修复、科普宣传及可视化场馆建设等工作,力求取得新突破。

推进“两山”转化,实现场兴民富。发挥生态优势,做活绿富文章,推动林场建成伏牛山曲茎石斛林下仿生栽培种植基地、山茱萸国家良种基地、林下栽植伏牛山区黄精、七叶一枝花良种栽培基地3处,发展曲茎石斛岩壁栽培1300平方米,建设黄精、七叶一枝花等林下经济基地100亩,山茱萸国家良种基地2237亩、山茱萸产业基地3000余亩。林场党员服务队向林农推广伏牛红宝、伏牛红硕、伏牛红丹3个抗性强、丰产、果大肉厚的山茱萸良种,到田间地头送技术、送良种、送资料,解答释疑种植生产难题,将生态价值直接转化为经济价值,蹚出了一条青山变金山的新路子。目前,西峡县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遍及9个乡镇120多个村,年产4000多吨,带动3万多农户10万多林农增收,其中林场所在太平镇生产的山茱萸药材占80%,已成为全国山茱萸集散中心。


强化要素保障

加快绿色崛起


加强领导强推进。局党组成立以党建高质量促进林场高质量发展书记项目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细化任务分工,加快推动落实。同时,成立支持黄石庵林场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建设工作专班,将任务分解到科室及二级单位,明确分管领导及责任人,做好全过程指导,研究解决难题,协助林场探索实施经营性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做好科技服务、人才引进、资源管护等方面工作,确保试点改革高效落实。黄石庵林场成立了四个工作专班,压实责任,一体推进。

加大投入蓄势能。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指导林场谋划储备项目、帮助争取项目、组织实施项目。去年以来,林场实施中央财政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省级科技兴林项目等重点项目8个,到位资金552万元。申报2025年中央财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7个,已评审入库项目2个,投资额600万元。近五年来,林场争取省以上投资5000万元建成科研用房、生物多样性监测等10关键设施,有力推动了林场基础设施优化技术设备更新,提升综合实力。

夯实根基促崛起。在道路畅通方面,指导林场完成桦树盘林区道路硬化4.28公里及三里壕林区路肩培土0.9公里推动林区防火道路新修复修90余公里,修复细辛三道沟、桦树盘石像、三岔至草湖峪15.7公里林区道路在环境改善方面,改造提升10个保护站点管护用房及场部科研监测中心,职工宿舍楼建成投用,保护站点配备电脑14台,打井3处,增设变压器3处,大大改善林场职工工作生活环境。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升级改造瞭望台,优化森林防灭火指挥监测平台及综合信息数据库系统建设,与中国林科院合作完成红外相机在线自组网建设,提高生态保护质效。目前,保护区内界桩、界碑、标牌明晰,巡护道路通到村组、站点,各管护点和管护哨卡的办公房功能齐备,林场保护指挥和林火视频监控系统运行畅通。

市林业局将坚持以“党组书记项目”为重点,扛稳机关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落细“书记抓、抓书记”工作要求,肩扛使命担当,创响“伏牛卫士”党建品牌,打造水源地绿水青山,创新“两山”转化路径,保护森林生态资源,使国有林场改革发展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为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筑牢生态支撑、贡献林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