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密林深处的神眼“密探”——宝天曼红外相机拍摄珍稀野生动物掠影

南阳市林业局 https://nyslyj.nanyang.gov.cn 发布日期:2025-09-25 来源:

在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密林深处,105台红外相机如同105位静默的“生态密探”,24小时不间断坚守岗位。它们凭借高清“火眼金睛”,实时捕捉过往野生动物的身影,再以存储芯片这一“智慧大脑”,精准记录并传递着珍贵的生灵信息。透过这些镜头,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呆萌模样与鲜活瞬间,正生动呈现在大众眼前。

一、林麝:山林间的“优雅精灵”

002.png

作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林麝以矫健身姿与优雅体态被誉为动物界的“颜值代表”。曾因栖息地破坏、非法捕猎等问题,其种群数量锐减。近年来,随着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宝天曼林麝种群规模不断扩大,红外相机镜头中也频繁出现它们的踪迹。每到春季,画面里常能看到林麝妈妈带领幼崽穿梭山林、觅食嬉戏的场景——幼崽身形稚嫩,紧紧跟在母亲身后,小心翼翼探索未知世界,一举一动都传递着生命延续的喜悦与希望。

二、小麂:林间的“灵动隐士”

003.png

初看小麂,易与林麝混淆,但其体毛、身形更接近梅花鹿,作为中国特有物种,属小型偶蹄鹿科草食性哺乳动物,因叫声似犬吠又被称为“吠鹿”,同时也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若见成群小麂穿行山林,灵动活泼的姿态、风雅潇洒的气质,让它们获封“氛围感美人”的称号。小麂通常雌雄形影不离,且有夜间觅食的习性,故又被称作“夜猫子”。而宝天曼的红外相机,却意外记录下一对小麂白天在森林中觅食的温馨画面:它们步伐款款,稍有风吹草动便立刻警觉,尽显生灵的机敏与珍贵。

三、中华斑羚:峭壁上的“攀爬高手”

在宝天曼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林中,常能偶遇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斑羚。这片繁茂的原始森林,为它们提供了理想的繁衍生存家园。中华斑羚身披灰色针毛,圆睁双眼,身形似羊却兼具极强的“飞檐走壁”攀爬能力,因此也被称为“麻羊”,隶属于牛科斑羚属。其种群实行一夫多妻制,繁殖季节里,雄性斑羚会通过威胁性展示或与同类争斗,守护领地并争取与雌性的交配权。近日,保护区红外相机便捕捉到暖心一幕:中华斑羚幼崽在陡峭山壁间,跟随父母学习攀爬、觅食等生存技能,在险峻环境中逐步成长。这一画面不仅展现了生命的顽强,更印证了中华斑羚种群在宝天曼已筑牢生存根基。

近年来,宝天曼布设的红外相机累计捕捉并甄别出珍稀动物有效视频数据达766GB。经科学分析可知,79种珍稀动物不仅在保护区广袤的原始森林中生存状态良好,种群数量更是持续扩大,繁育后代的景象愈发常见。同时,多种动物新记录的不断发现,进一步印证了宝天曼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稳定性,也成为对当地生态保护工作成效的最佳肯定。

红外相机不仅是监测野生动物的高清“记录仪”,更是衡量生态保护成效的精准“度量尺”。这些珍贵影像的背后,离不开全体护林员与科研人员的长年坚守:护林员不辞辛劳深入山林,定期维护设备、应对恶劣天气与复杂路况,确保红外相机稳定运行;科研人员则细致分析每一份拍摄数据,为科学制定保护策略提供坚实支撑。正是这份默默付出,才守护住了宝天曼的生态之美,让珍稀动物得以在此繁衍生息。